2024年4月1日至3日,我校中东学院邀请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原所长黄民兴教授在我校开展系列讲座。此次系列讲座共有三场,吸引了我校历史学、区域国别学、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和国际关系等专业的多名教师、硕博研究生、博士后以及部分校外人员参加。
第一场
4月1日下午16点,黄民兴教授在我校教二楼做了题为“区域国别史研究:中东的案例”讲座。此次讲座由我校区域和国别研究院、伊朗研究中心主任王泽壮教授主持,校内多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聆听讲座并进行交流。
首先,黄民兴教授简单介绍了中东和中东史的概念,并提出区域国别研究的重点在于近代以来的亚非拉与第三世界国家。
在第二部分,黄民兴教授指出区域国别研究的定义,即对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研究,其中的国家主要指幅员辽阔的大国。其次他对东西方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历史进行归纳,对区域国别研究的概念理解进行进一步阐释。
接下来黄教授从政治史、经济史的领域切入,从东方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角度出发,点明了区域国别研究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紧接着他以中东为案例,既介绍了中东传统社会的等级划分、组织方式、特点与转型,也梳理了当代阿拉伯非产油国和产油国的社会变迁。
最后,黄民兴教授从中东民族构建进程的影响因素、发展脉络与存在问题三个方面入手,完整地探讨了中东的民族国家构建问题,并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二场
4月2日下午14点,黄民兴教授在我校大礼堂做了题为“‘伊斯兰秩序’与‘华夷秩序’——唐与大食的地区秩序关系分析”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仍由我校区域和国别研究院、伊朗中心主任王泽壮教授主持。校内多个专业的硕博生及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部分师生前来聆听并进行交流。
黄民兴教授首先探讨了阿拔斯王朝和唐王朝的结构特点及关系。他指出,两大帝国的领土辽阔,民族、语言、文化众多,但帝国仍能保持控制。此外,两大帝国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均有自我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奉行不同的领土战略,构建了各自的国际体系。
随后,黄民心教授分析了阿拔斯帝国与唐朝的关系。第一,在军事和政治方面,两大帝国从争夺中亚演变为和平共处和合作。第二,畅通的丝路有助于两国间密切的经贸联系。第三,文化交流在两大帝国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最后,黄民兴教授总结指出,阿拔斯帝国与唐朝的关系是复杂的。从阿拔斯与唐朝关系历史中可以看出,和平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使所有国家受益。

第三场
4月3日下午16点,黄民兴教授作了题为“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的关系”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我中心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区域和国别研究院院长罗林教授主持。参与此次讲座的除了校内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还有校内阿拉伯语等多个专业的多名教师。
黄民兴教授首先阐释了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的概念与历史。他指出,19世纪西方的社会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为学科化、制度化、独立性和国际化。相比于区域国别学,世界史更早成为成熟学科。二战前西方的历史学和社会科学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区域国别研究”的性质。
接着,他指出了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共同点,并分析了这两个学科在研究重点、研究特点和目标、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上的不同之处。
最后,他提出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携手并进,共创辉煌”。世界史学科为区域国别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以及学科带头人、研究队伍和学科平台。双方呈现融合式发展的趋势,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建立推动世界史进入了新的转型时期。
